首页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2024湖南省生物医学工程大会暨医工融合创新学术交流会胜利召开

作者: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24-11-04

2024年11月3日上午8:00,“2024湖南省生物医学工程大会暨医工融合创新学术交流会”在湖南株洲凯悦酒店盛大开幕。本次大会由湖南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和湖南工业大学主办,湖南省芙蓉实验室、长沙市天心区国家医学中心建设指挥特别支持,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湖南省人民医院、湖南省转化医学与创新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神经修复学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协办。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生物医用纳米材料学家、南京大学教授顾宁莅临大会发表主旨演讲,中南大学常务副校长、湘雅医学院院长、芙蓉实验室主任、芙蓉学者领军人物陈翔教授向大会作学术报告;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秘书处、办公室主任王金新代表国家学会向大会致贺词;湖南省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马文胜到会发表重要讲话;湖南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理事长彭绍亮,湖南工业大学党委书记刘望代表大会主办单位发表欢迎词;深圳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名誉院长,医学超声关键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陈思平代表深圳、广东、四川省市学会对本次大会的胜利召开表示热烈祝贺!论坛汇聚了国内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知名的专家和学者、省内同行、高校老师,同学500多人参加大会。

大会开幕式前,湖南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秘书长郑哲隆重介绍出席本次会议的领导嘉宾,专家;湖南工业大学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院长,湖南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聂立波主持开幕式。

大会报告环节,顾宁院士,陈翔教授等8位著名专家学者进行了精彩纷呈的演讲。

顾宁院士以“努力研发高性能医用磁性微纳材料,大力推进血管血管信息与健康工程医学”为题,作了主旨报告,从临床心血疾病的挑战出发,基于自主的新型生物材料和诊疗技术,搭建血管信息与健康工程技术平台,从系统的角度指导心血管医疾病诊疗难题的解决。顾宁院士的报告高屋建瓴,展示了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研究的特色和魅力。

中南大学常务副校长、湘雅医学院院长、湖南省芙蓉实验室主任、芙蓉学者领军人物陈翔教授以《重要皮肤疾病代谢特征发现与诊治新体系创建》为题开启了大会报告环节,陈翔教授应大会要求首先对湖南省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提出殷切希望和针对性的发展建议,他强调要深入开展学科交叉,生物医学工程一定要与临床医学密切联系,并解决临床真问题。接着,他以《重要皮肤疾病代谢新特征发现与诊疗新体系创建》为题进行了学术演讲。他以银屑病和黑素瘤为例,介绍了科研团队开展的流行病学研究、分子机制研究、转化医学研究等工作,以及围绕皮肤病在揭示病因新规律、阐明发病新机制、研发诊疗新策略、构建防控新体系等方面的进展和成效。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黄鹏羽研究员以《器官制造——驱动创新药物研发的新引擎》为题进行了报告,他在报告中指出器官制造在新药研发中极具应用前景,其团队基于体外扩增培养的原代细胞,构建了功能成熟的肝、肺、心类器官,为细胞治疗、药物筛选与评价及精准医疗提供了关键技术基础。

清华大学长聘教授,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执行院长王广志作了“立体定向神经外科的多模信息感知和智能处理”的学术报告。报告综述了大脑神经疾病治疗的发展历史,重点介绍了清华大学智能化病灶医学影像定位,手术规划,手术导航和微创手术落地的重大成果;还介绍了神经外科立体定向手术的多模态信息感知处理与决策的研究和应用,特别强调了研究中医工融合的重要性。

湖南师范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21医院)临床转化实验中心、神经修复学湖南省重点实验室主任兼主任医师卢明教授介绍了干细胞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转化研究及最新进展。提出了“土壤、种子与微环境在神经修复中的必要条件”新理论,分享了他们利用自身嗅黏膜来源的嗅鞘细胞治疗各类神经系统疾病的成功案例。这些研究对于推动干细胞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为广大患者带了福音。

国家杰青,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李舟研究员通过纳米发电机将人体运动的机械能高效的转换为电能并给电刺激器件和生物传感器供电,构建自供能的电子医疗器件和医疗传感器,开展了系统的研究工作。这些研究工作围绕自供能电子医疗器件和电刺激治疗,具有转化为临床使用的电子医疗器件和医疗传感器的重要潜力。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主任技师、医学影像技术教研室主任夏春潮以《医工融合助力医学影像技术学科发展》为题,详细阐述了医学影像技术人才培养需求,介绍了华西医院医工交叉人才培养的改革与成效,并就AI技术及物联网技术在影像质控和促进影像检查信息互认等提出了分析和思考。

时至正午,大会报告厅内氛围浓郁,作为上午大会报告环节的最后一个压轴者,东南大学教授、湖南工业大学医工交叉学科团队领头人何农跃做了题为《全自动便携式分子检测技术研究进展》的精彩演讲,他针对便携式检测设备研发及应用中存在的痛点,提出新的设计思路、材料、方法,研究相关高精度控制技术、试剂及器件,开发新一代多通道全自动核酸检测系统、用于呼吸道疾病病原检测的被动式微流控芯片、主动式微流控芯片POCT试剂盒、光热式超快速PCR检测技术、分子探针和靶标全自动/高通量筛选仪等,并积极转化为产品,服务临床检测需求,取得很好的社会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