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在多项国家级、省级大学生竞赛中,学院“科创生”双创学子表现亮眼,斩获多个重要奖项。他们在竞赛中积累的宝贵经验,也为更多有志于创新创业的同学提供了实用参考。
生物技术2202班的刘凤仪同学先后将2025年湖南工业大学中国大学生创新大赛校赛“三等奖”、第九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创新创业类)“二等奖”、湖南工业大学第十六届“挑战杯”校赛“特等奖”、第十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科学探究类)“一等奖”收入囊中,其参与的项目还入选株洲市高新区大学生创业项目。在经验分享中,她强调“三多”——多听各方建议、多学成功经验、多做独立思考,同时指出选好导师、确定感兴趣方向和组建优秀团队的重要性。
智能医疗2303班的李雯雯同学同样表现不俗,获得“第十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科学探究类)湖南赛区三等奖”与“第一届生物医学工程大学生创新设计大赛—本科组二等奖”。她分享了三点备赛技巧,一是建立个人文献管理体系以高效整理文献要点与思考;二是运用可视化图表优化竞赛材料,让技术路线、实验结果等更直观;三是以多元方法解决实验瓶颈,并强调自驱力是科研与竞赛成功的关键。
应用化学2301班的刘东明同学,凭借项目“引‘斛’之志”荣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二等奖。他认为团队协作是核心,明确分工与充分讨论能助力找到最优方案;清晰的目标与到位的执行,可通过拆解任务、制定时间表实现;而享受备赛过程、以平常心对待结果,能让人收获课堂之外的成长。他认为团队协作是核心,明确分工与充分讨论能助力找到最优方案;清晰的目标与到位的执行,可通过拆解任务、制定时间表实现;而享受备赛过程、以平常心对待结果,能让人收获课堂之外的成长。
智能医疗2301班的庞佳奕同学,在第十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科学探究类)中夺得一等奖。她认为,实验项目研究需注重过程完善性,从设计到结论推导都要精心打磨;撰写竞赛材料应深入多维度分析而非堆砌内容;面对竞赛挑战,保持积极乐观心态,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才能不断前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