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2月26日,我院在崇仁楼105举办“深入持久学雷锋:从现象本位到价值本位”的主题讲座,陈鹏教授为本次讲座主讲人,彭立民教授为特别嘉宾,研究生张晓雯主持,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全体研究生参加。本次讲座分为三个部分:
一是六十余载深入持久学雷锋与弘扬雷锋精神的哲学思考:陈鹏教授以自身在湖南省雷锋纪念馆经历以及雷锋战友乔安山交流开始了讲座,同时分享了带领荷兰友人参观雷锋纪念馆和雷锋学校,生动的体现了雷锋精神的传承与弘扬以及文化交流与传播。62年前,毛主席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雷锋的名字和精神从此深入人心。他从苦难孤儿成长为优秀工人、共青团员、共产党员、革命军人、人民代表和少年先锋队辅导员,把有限生命投入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为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注入活力,诠释了中华儿女的共产主义理想和担当。陈鹏教授提出雷锋精神体现在爱党爱国、助人为乐、敬业奉献、艰苦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品质。同时,陈鹏教授提出:通过实践证明,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雷锋精神永不过时。陈鹏教授也通过哲学与哲学思考的角度对雷锋精神进行分析,雷锋精神是党的初心使命的生动体现、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价值追求、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要动力、雷锋精神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一方面,雷锋精神通过提升劳动者素质和社会责任感,推动社会生产力和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另一方面,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又为弘扬雷锋精神提供了更广阔的实践平台和物质基础。深入持久地学雷锋与弘扬雷锋精神,不仅是践行党的初心使命、提升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社会生产力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强大动力。只有将雷锋精神融入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才能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和高质量发展。
二是周而复始学雷锋与弘扬雷锋精神的“现象本位”扫描:陈鹏教授指出如今学雷锋与弘扬雷锋精神的不良现象,“周而复始学雷锋”是一种值得反思的现象。长期以来,学雷锋活动多集中在每年的特定时期,如“学雷锋月”,呈现出明显的周期性和形式化特征。这种现象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人们对雷锋精神的关注,但也容易陷入表面化和形式化的困境,难以真正触及雷锋精神的内核。陈鹏教授强调他指出,学雷锋活动要超越表面形式,深入践行其价值内涵,将雷锋精神贯穿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化作社会风尚和全民价值追求。
三是学雷锋与弘扬雷锋精神的基本宗旨是追求民族和国家的“价值本体”:本次讲座邀请了我校退休老领导彭立民教授作为嘉宾出席,彭立民教授曾担任株洲工学院副院长兼工会主席。彭立民教授长期投身于教育事业,是湖南工业大学的创立者之一。曾获“教育部全国关心下一代协会先进个人”称号。雷锋在遭遇重击与生活的压迫下,依旧对生活充满了乐观,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彭教授希望同学们像雷锋一样要将时间用在有用的地方上,要热爱生活,积极锻炼自己。
最后,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主持人对陈鹏教授与彭立民教授的精彩分享表达了诚挚的感谢。本次讲座在掌声中圆满落下帷幕。这次讲座让我院研究生更加理解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的深刻内涵与实践路径,推动学雷锋活动从形式化现象向价值化内核升华,明白“向雷锋同志学习”,就是要像他一样爱党、爱国、爱人民;弘扬雷锋精神,就是要振奋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无论身处何种阶层、年龄,都能在平凡岗位上脚踏实地做人、老实做事,从雷锋精神中找到学习的榜样和行动的落脚点,为社会和人民贡献自己的力量。
